這樣實施信息化教學才接地氣!
傳統的班級授課制條件下,教師只能針對班級學習成績中等的大多數學生進行教學,不能兼顧兩頭,學習成績好的學生感覺“太簡單”,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感覺“沒聽懂”。而信息化教學可以使愿學的學生按照自己的步驟全天候地自主學習。那么,信息化教學如何實施才接地氣?滿足學生需求是關鍵。通過信息化教學平臺上傳教學進度表,讓學生了解教學進度,知道本次上課的內容和章節;上傳教案,讓學生了解本節課的教學目標、知識點以及重點和難點;上傳課件,學生通過看課件和教材,預習本節課的內容;預習效果在線自我檢測,確保預習效果和預習質量;通過留言板讓學生寫下預習中不明白的問題,便于老師根據同學們預習中發現的問題進行講解;上傳課后作業,但不能做,只有本次課上完后才開放做作業;課外拓展部分不能點擊,只有本次課上完后才開放;如果是實驗,在做實驗前,能夠先做虛擬仿真實驗。先采用視頻情境導入法,接著是講授新課,再跟著是采用任務驅動法或項目法來解決本節課的內容,最后是采用拓展法和層層深入法來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;充分合理運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(如圖表、二維或三維動畫、經濟生活及生產企業一線實拍視頻、HTML頁面以及PPT等),并恰到好處地運用在教學過程中;教師PPT展示的文字和課堂講授的內容不重復,做到相輔相成;重視板書教學,板書教學要與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相結合,取長補短,對于公式推導等內容采用板書教學;符合高職高專學生的認知規律,以學生為主體,教學過程主線清晰、重點突出、邏輯性強、明了易懂;課堂游戲化,最好能夠玩著游戲就把課給上了;開發軟件,上課期間可以屏蔽上網信號和游戲軟件,通過學生手機和授課電腦的WiFi鏈接實現師生的實時互動,從根本上解決學生上課玩手機等問題。教師把每節課的重點和疑難點問題制成微課,上傳到信息化教學平臺,學生可以隨時點播學習。微課視頻播放長度5-8分鐘,采取邊寫邊講、邊講邊寫方式錄制,視頻里不出現老師的形象,只需關注學習內容和解說;同時,微課視頻暫停、倒退、重播、快進控制方便,便于學生個性化學習,手機可隨時點播,便于移動學習;微課要符合學生的學情和特點,教學過程要深入淺出、形象生動,趣味性和啟發性要強,教學表述要規范、清晰,教學邏輯要嚴謹,運用各種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把相關教學內容、教學環節、知識點等講解清楚,簡短有效,同時富有“美感”,既要引起學生學習興趣,又要方便學生學習;微課與教材配套,學生通過手機掃描教材上的二維碼,可以隨時隨地點播微課。此外,還要能在線答疑,在學生有疑問的時候,教師能夠給予學生一對一的個性化指導。需要指出的是,信息化教學作為一種輔助的教學手段,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,但切不可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,將手段目的化,比如,將學生作業拍照后提交到信息化教學平臺,反而不利于老師批改和學生訂正。作者:李焦明
圖片來源:網絡
內容來源:中國教育報
轉載:中教新媒
主站蜘蛛池模板:
潜山县|
深泽县|
略阳县|
镇平县|
蒲江县|
凤城市|
左贡县|
奇台县|
漳州市|
汶上县|
那曲县|
个旧市|
平远县|
定襄县|
兴隆县|
施秉县|
东宁县|
五指山市|
遂川县|
深泽县|
富蕴县|
朝阳市|
长宁区|
崇仁县|
靖边县|
电白县|
高要市|
镇安县|
淮北市|
和顺县|
金山区|
叙永县|
三亚市|
达孜县|
石嘴山市|
常州市|
北宁市|
甘谷县|
留坝县|
苏尼特右旗|
松潘县|